大发体育官方 - 大发体育注册平台

    以创新举措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
    发布日期:2011-09-0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就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五个坚持”具有规律性、时代性、指导性,为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组织工作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工作科学化又是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关键所在。贯彻落实“五个坚持”,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抓住干部这个决定因素,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保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之中,以改革为强大动力,推进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努力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切实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个领域的改革深刻地改变着国家的面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过多年的单项突破,也形成了不少创新性举措,迫切需要进行系统梳理、提炼整合,变为制度化成果;30多年来,我们在干部人事工作的一些主要制度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形成了许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可行的做法,为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改革打下了较好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改革的系统性不够,制度衔接性不强,有的甚至相互冲突,导致一些具体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好;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干部人事工作面临的不少矛盾和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亟须在改革上打“组合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应当由单项性、技术性突破,向系统性、整体性推进转换。我们要正确把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按照胡总书记的要求,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系统之中,在注重战略谋划、顶层设计的同时,抓好宏观指导,全面统筹好关键部位和环节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质效。
      坚持改革目标、方法和效能的有机统一,始终把握好系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
      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否正确决定改革的成败。胡总书记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深刻地揭示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围绕事业发展选贤任能。在系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全过程,我们要紧扣这个目标不偏向。不论怎样改,都要坚持事业为重、人才为要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德为先、实绩为凭的用人导向,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检验干部的优与劣、评价干部的德与才,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任用起来。改革的方法必须紧紧围绕目标定位来设计。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内在统一性,着眼于“择优”来抓民主、公开和竞争。要实行科学的民主,把民主放在干部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提高民主质量,防范拉票贿选行为,避免老好人在民主中得好处,使扩大民主的过程成为优秀干部得公认的过程;要实行及时、充分、真实的公开,引导群众最大程度地参与干部工作、监督干部工作,以公开保证公平公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实行有序、有效、良性的竞争,把竞争引导到德才、工作和发展上,避免出现形式上的竞争、简单竞争和恶性竞争。改革的效能直接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当前,一些好的办法,由于设计复杂、操作繁琐,工作成本很高,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影响干部群众对改革的认同。政简风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多在治本之策、管用之法上下工夫,使各种创新做法简便易行、简洁高效,发挥乘法效应。
      坚持在培养、考评、选用、管理等环节的制度改革上系统设计,着力增强干部人事制度的协调性
      干部人事制度体系功效的充分发挥,有赖于相关制度间的闭合运转,制度上的断层或冲突,都可能导致制度体系的整体失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中,从整体上统筹谋划,使培养、考评、选用、管理和进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制度相互衔接,努力形成稳定长效、良性循环的制度链条。比如,干部教育培养机制,要根据事业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与干部管理和选拔使用相衔接。通过教育培训,让各方面的干部素质提升起来,更加胜任工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储备人才。今年以来,我省以集中换届为契机,把培养和考核结合起来,实行多层联动、精挑细选、办班培训、分类培养、梯次储备的方式,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效果非常好,我们将把这一工程长期实施下去。比如,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必须为选人用人和干部管理监督提供最客观、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同时还要与干部日常考核和管理监督相结合,一方面把干部的德才考实、考准,另一方面要研究激励约束机制,把干部管好管活。去年,我省按照中组部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出台了“一个意见、四个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层层实施。与此同时,探索实行干部业绩登记制度和日常管理台账制度,把干部的工作业绩、关键时刻的表现、学习培训成果、监督信息、奖惩情况、潜力专长以及气质特长客观记录下来,对干部的一时和一贯的表现全程跟踪,定期进行分析,领导班子和干部评价的准确度明显提高。比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充分运用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提名的主要依据。在这方面,我省探索推行了干部提名“四步法”,即坚持以德为先,实行劣迹淘汰法;坚持注重实绩,实行业绩优选法;坚持群众公认,实行民主推荐法;坚持因事择人,实行人岗匹配法。通过“四步提名法”,将优秀干部选拔出来,用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比如,干部管理监督机制,要避免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的现象。有的地方和单位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既有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原因,也与缺乏日常管理监督有很大关系。选好不管好,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效能、服务质量出问题,会比选人用人更直接地作用于群众。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治庸、治懒、治散”行动,加大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力度,建立与干部日常监管相配套、与纪律处分办法相衔接的组织处理办法,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监督这个薄弱环节。比如,干部进出机制,目前,干部进与上的问题解决得较好,但出与下的渠道还不畅通,导致干部队伍急剧膨胀、消化不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将在疏通出口、攻克干部“下”的难点上下工夫,充分运用好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日常管理监督的结果,建立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制度,真正把干部队伍新陈代谢机制建立起来。
      坚持体制内外各领域改革整体推进,开创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生动局面
      优秀人才蕴含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局限在体制内甚至党政干部系统内,人才体制机制壁垒就难以破除,各领域人才流动就会出现滞胀现象。只有按照胡总书记要求,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才能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这就需要打破封闭的思维,全面推进各领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突破体制壁垒和机制障碍,让全社会的优秀人才成为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要协调推进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能只把精力放在党政干部制度改革上。对三支队伍的改革要整体设计、分类实施、相互联动,让“三个轮子”协调转动起来。当前,党政机关干部来源单一,迫切需要补充一些懂经济社会管理、有专业知识支撑的优秀人才;企事业单位也迫切需要有党务工作、行政管理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必须破除现有体制机制的约束,把三支队伍干部交流的渠道打通,形成多向互动,在更广泛的范围把人才资源配置好。还要看到,一大批优秀人才被阻隔在体制外,不仅是干部队伍的损失,也不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干部工作中的“关门主义”,畅通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的渠道。只有这样,干部选拔任用的视野才能真正得到拓宽。
      坚持各种改革力量有效整合,形成系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强大合力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演进,迫切要求方方面面的改革主体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不能变成单打独斗。关键是各级党委要发挥好统筹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并充分利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联席会议平台进行联合攻关,实行整体联动、相互配合、互帮互促,避免各行其是“打乱仗”。要坚持自下而上探索与自上而下推进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的基础上,上级机关要善于从宏观上进行总结归纳、统筹指导,把基层零散的创新成果整合成系统的制度,用以规范基层的干部工作。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支持,要把基层干部群众的力量运用于推进改革的全过程,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格局。这样,就一定能够开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良好局面。